宁波国际照明展
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光亚展)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中国车企“出海”遇阻,汽车滞留欧洲港口18个月

欧洲码头正面临严重的拥堵问题。部分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码头已经滞留了18个月,这成了该地区物流困境的一个鲜明例证。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雄心勃勃地计划进军欧洲电动汽车(EV)市场,但如今它们却遭遇了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汽车因欧洲港口的拥堵而受阻。随着中国汽车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欧洲码头面临着严重的拥堵问题,这不仅造成了供应链的混乱,也凸显了中国车企在海外立足的艰难处境。

在中国电动汽车产量激增(2023年出口增长58%)和欧洲电动汽车需求持续旺盛的双重推动下,比亚迪(BYD)、长城汽车(Great Wall)、奇瑞汽车(Chery)和上汽集团(SAIC)等中国车企纷纷加大出口力度。然而,这股的“出海”热情却缺乏对欧洲物流体系的深入了解。

中国车企想要在欧洲市场扎根,首要挑战便是构建自身的分销网络。与成熟的欧洲车企不同,中国车企需要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从零开始布局。因此,它们需依赖可靠的物流公司来确保汽车的高效运输。然而,当前全球汽车运输船正面临严重的短缺危机,这无疑给中国车企的海外拓展之路增添了更多困难。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汽车运输能力基本保持稳定,但去年由于汽车出口量的激增,运输车辆数量增加了17%,几乎使得所有可用的船只满载运行。

航运公司正订购新的运输船,预计到2027年底,将有198艘新船投入运营,这为汽车运输行业带来42%的运力增长。然而,鉴于当前汽车产量的迅猛提升,现有的运力仍然捉襟见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我们认为下一个瓶颈将是码头和配送,”华伦威尔森(Wallenius Wilhelmsen)首席执行官Lasse Kristoffersen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Wallenius Wilhelmsen,这家总部位于瑞典和挪威的全球滚装船运输和车辆物流公司,专门负责汽车、卡车,以及其他滚装设备的配送与管理工作。

尽管中国电动汽车在多个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但在美国市场却进展缓慢,这主要源于一系列阻碍因素。首要障碍便是美国对这些进口车辆征收的高额关税,起初为27.5%,但根据拜登政府2024年5月14日的公告,自2025年起,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将大幅提至100%。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指出,价格竞争力强大的中国电动汽车若顺利进入市场,恐对美国本土的汽车制造业造成显著冲击。然而,拜登政府的“气候战略”虽鼓励推广价格亲民的电动汽车以助力减排,却也强调要优先保障美国的就业机会,这一策略为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扩张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NPR的报道还指出,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美国已经禁止某些进口汽车在美国道路上行驶。今年,美国商务部还针对中国汽车所配备的导航和通信功能是否会对美国人进行监视展开了深入调查。

航运挑战正在欧洲港口上演,使它们变成了拥挤的“停车场”。在这些港口,部分中国电动汽车已经滞留了18个月,成了该地区物流困境的一个鲜明例证。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有:

“一旦Polestar汽车到达比利时的码头,我们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即进行检查,确保车辆已经准备妥当,以便交付给客户,”Kristoffersen说。

比亚迪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其目标是到2025年和2030年分别获取欧洲市场5%和15%的份额。

图片来源:Rhodium Group

独立研究机构Rhodium Group(荣鼎咨询)指出,为了有效遏制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欧盟可能需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因为当前设定的10%关税,以及预计的15%至30%反补贴关税可能不足以达到这一目的。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凭借巨大的成本优势,使得自己在面临欧盟潜在的高额关税时,依然能在欧洲市场保持可观的利润率。以比亚迪的Seal U车型为例,尽管其在欧洲的售价比在中国约贵2.15万欧元,但其在欧盟市场的利润率约是中国的11倍。Rhodium Group深入分析后得出结论,欧盟或许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比如征收高达50%的关税,才能有效降低欧洲市场对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商的吸引力。

该报告进一步强调:“我们预计欧盟委员会可能会实施15%至30%的关税。然而,即便关税触及这一区间的上限,由于中国汽车制造商所拥有的显著成本优势,部分中国车企依然能够为其出口至欧洲的汽车实现可观的利润率。”

若被迫陷入价格战的困境,受到劳动力成本、法规等约束的西方制造商为保持市场竞争力,可能会面临不得不削减利润率的压力。这种局面将不可避免地削弱他们的盈利能力,进而限制在研发创新上的投入能力。

确实,中国电动汽车的涌入将为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尽管这对欧洲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同时也是他们适应并蓬勃发展的机遇。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发挥现有的优势,持续创新,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关系,以保持市场的强劲地位。

地缘政治因素无疑加剧了本已紧张的局面。胡塞武装分子的频繁活动已对红海航线构成了严重威胁,加之今年4月中旬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地中海航运白羊座号”船只的事件迫使航线改道,进一步加剧了全球航运能力的紧张与不确定性。

为了克服当前航运和市场的障碍,中国车企需要采取全面且精准的策略。首先,建立与欧洲运输公司和分销商的稳固合作关系,是确保车辆高效运输和销售的重要一环。其次,深入理解和把握欧洲消费者的偏好及市场动态,对于精准生产、避免库存积压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与欧洲港口运营商加强合作,共同扩大码头容量并优化分销流程,以有效缓解港口拥堵问题。最后,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中国车企需要灵活应对,接受新的分销模式,保持战略灵活性,以确保在欧洲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当前的港口拥堵现象对电动汽车供应链发出了明确的警示信号。尽管进军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仍是中国车企的可行目标,但这无疑要求他们必须对物流环境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并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应对新的竞争环境带来的各种挑战。

本文翻译自《国际电子商情》姊妹平台EPSNews,原文标题: Supply Chain Gridlock Stalls Chinese Carmakers in Europe

本文来自Pablo Valerio。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edjia.com/article/pid-3517.html

快速评论 发表新评论

您还未登录!登录后可以发表回复

文章评论 0人参与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7-9836-00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dmin@ledji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